【澳門日報消息】今日上午九時許,政府各部門協調與多個自發組織的社團、休企義工隊等人員,在路環信義福利會與路環信義青年協會積極協調下,前往路環舊城區清障,雙方高度配合,主要在荔枝碗至譚公廟、船鋪街、民國馬路、打纜街、竹灣馬路至平民村一帶開展清理工作,以助居民及商戶盡快恢復正常生活。
街總離島辦主任江旭純受訪表示,昨日“樺加沙”襲澳期間,路環低窪地區影響較嚴重,部分房屋被淹,於是今早組織人員來此支援。
街總組織的支援團隊分為多支小隊,其中一隊隨海關往氹仔海邊單車徑清障,另一隊來到路環,期間與政府團隊分成的各小隊共同清障。主要負責將屋內被淹物品如衣物、床褥等搬出屋外,後續由政府團隊將這些搬出的物品全部清走,同時排查積水情況等。
部分房屋雖安裝防水閘,但屋內仍有大量積水,推測可能是反湧導致,積水高度與門口台階高度一致,客廳被完全淹沒;部分房屋廁所雖已閘住,但積水來源仍需進一步確認,被淹房屋暫無法居住,希望政府日後能資助低窪住戶購買水泵。

工聯離島辦事處中心幹事歐嘉輝表示,團隊先劃分工作區域,再聚焦清障,整體配合順暢,各參與方合作無間。此次強颱風僅出現一定水位上漲,是破壞相對較小的關鍵。與“天鴿”相比,是次颱風對路環區居民的影響小,衝擊力亦有限。政府全方位的部署,大大降低災害破壞程度,為居民撤離和避險爭取充足時間,未出現人員滯留危險區域情況。
“樺加沙”主要造成居民財物損失,災後復原工作喜見有多方力量支持,包括不同社團、政府部門及民職部門等,一呼百應,相信很快復原。
雅憇餐廳負責人黃先生受訪稱,當前善後工作包括清理現場、清洗物品,完成後爭取明日恢復正常營業。他認為這次颱風的破壞程度比“天鴿”“山竹”更厲害,如冰櫃等物件可能被淹,對政府、社團及民間支援團隊協助清障表示感激,尚未統計整體損失。

在場協助清障的教青局職員李先生表示,曾參與早年“天鴿”“山竹”清障工作,認為是次行動超前部署,颱風遠離後,團隊就已開始為今日的支援行動做準備。清障工作約今日上午九時開始,旨在幫助街坊盡快恢復正常生活。行動中與其他部門良好分工,避免所有力量集中在同一區域,確保資源高效分配。
轉載至【澳門日報】